想知道Vue3与Vue2的区别?五千字教程助你快速上手Vue3!

网站建设4年前发布
69 0 0

从Vue3发布以来,我就一直对其非常感兴趣,就一直想着将其投入公司的生产中,但是开始考虑到很多不确定性就暂时对一些很小的功能进行一些尝试;慢慢的发现组合式Api的形式非常适合开发(个人感觉),尤其是Vue3.2推出了setup语法糖后直呼真香。后面公司的新项目几乎全部采用了Vue3了。使用Vue3开发也将近大半年了,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对Vue2和Vue3做了一个对比总结,一是为了对这段时间使用Vue3开发做些记录,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小伙伴更快的上手Vue3。,本篇文章主要采用选项式Api,组合式Api,setup语法糖实现它们直接的差异,首先实现一个同样的逻辑(点击切换页面数据)看一下它们直接的区别,选项式Api是将data和methods包括后面的watch,computed等分开管理,而组合式Api则是将相关逻辑放到了一起(类似于原生js开发)。,setup语法糖则可以让变量方法不用再写return,后面的组件甚至是自定义指令也可以在我们的template中自动获得。,我们都知道在组合式api中,data函数中的数据都具有响应式,页面会随着data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而组合式api中不存在data函数该如何呢?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ue3引入了ref和reactive函数来将使得变量成为响应式的数据,总结 :,使用ref的时候在js中取值的时候需要加上.value。,reactive更推荐去定义复杂的数据类型 ref 更推荐定义基本类型,下表包含:Vue2和Vue3生命周期的差异,举个常用的onBeforeMount的例子,从上面可以看出Vue3中的组合式API采用hook函数引入生命周期;其实不止生命周期采用hook函数引入,像watch、computed、路由守卫等都是采用hook函数实现,Vue3中的生命周期相对于Vue2做了一些调整,命名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且移除了beforeCreate和created,因为setup是围绕beforeCreate和created生命周期钩子运行的,所以不再需要它们。,生命周期采用hook函数引入,Vue3中除了watch,还引入了副作用监听函数watchEffect,用过之后我发现它和React中的useEffect很像,只不过watchEffect不需要传入依赖项。,那么什么是watchEffect呢?,watchEffect它会立即执行传入的一个函数,同时响应式追踪其依赖,并在其依赖变更时重新运行该函数。,比如这段代码,首先刚进入页面就会执行watchEffect中的函数打印出:0,随着定时器的运行,watchEffect监听到依赖数据的变化回调函数每隔一秒就会执行一次,computed和watch所依赖的数据必须是响应式的。Vue3引入了watchEffect,watchEffect 相当于将 watch 的依赖源和回调函数合并,当任何你有用到的响应式依赖更新时,该回调函数便会重新执行。不同于 watch的是watchEffect的回调函数会被立即执行,即({ immediate: true }),Vue中组件通信方式有很多,其中选项式API和组合式API实现起来会有很多差异;这里将介绍如下组件通信方式:,props是组件通信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父组件通过v-bind传入,子组件通过props接收,下面是它的三种实现方式,注意,props中数据流是单项的,即子组件不可改变父组件传来的值,在组合式API中,如果想在子组件中用其它变量接收props的值时需要使用toRef将props中的属性转为响应式。,子组件可以通过emit发布一个事件并传递一些参数,父组件通过v-onj进行这个事件的监听,子组件使用$attrs可以获得父组件除了props传递的属性和特性绑定属性 (class和 style)之外的所有属性。,子组件使用$listeners可以获得父组件(不含.native修饰器的)所有v-on事件监听器,在Vue3中已经不再使用;但是Vue3中的attrs不仅可以获得父组件传来的属性也可以获得父组件v-on事件监听器,注意,Vue3中使用attrs调用父组件方法时,方法前需要加上on;如parentFun->onParentFun,provide:是一个对象,或者是一个返回对象的函数。里面包含要给子孙后代属性,inject:一个字符串数组,或者是一个对象。获取父组件或更高层次的组件provide的值,既在任何后代组件都可以通过inject获得,说明,provide/inject一般在深层组件嵌套中使用合适。一般在组件开发中用的居多。,$parent: 子组件获取父组件Vue实例,可以获取父组件的属性方法等,$children: 父组件获取子组件Vue实例,是一个数组,是直接儿子的集合,但并不保证子组件的顺序,注意,父组件获取到的 $children 并不是响应式的,$refs可以直接获取元素属性,同时也可以直接获取子组件实例,注意,通过ref获取子组件实例必须在页面挂载完成后才能获取。,在使用setup语法糖时候,子组件必须元素或方法暴露出去父组件才能获取到,兄弟组件通信可以通过一个事件中心EventBus实现,既新建一个Vue实例来进行事件的监听,触发和销毁。,在Vue3中没有了EventBus兄弟组件通信,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替代的方案 mitt.js ,原理还是 EventBus,首先安装mitt,然后像Vue2中 bus.js​ 一样新建 mitt.js 文件,mitt.js,v-model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双向绑定的语法糖。这里不讨论它在input标签的使用;只是看一下它和sync在组件中的使用,我们都知道Vue中的props是单向向下绑定的;每次父组件更新时,子组件中的所有props都会刷新为最新的值;但是如果在子组件中修改 props ,Vue会向你发出一个警告(无法在子组件修改父组件传递的值);可能是为了防止子组件无意间修改了父组件的状态,来避免应用的数据流变得混乱难以理解。,但是可以在父组件使用子组件的标签上声明一个监听事件,子组件想要修改props的值时使用$emit触发事件并传入新的值,让父组件进行修改。,为了方便vue就使用了 v-model​ 和 sync 语法糖。,因为使用的都是前面提过的知识,所以这里就不展示组合式API的写法了,vue3中移除了sync的写法,取而代之的式v-model:event的形式,其 v-model:changePval="msg"​ 或者 :changePval.sync="msg" 的完整写法为,:msg="msg" @update:changePval="msg=$event" 。,所以子组件需要发送 update:changePval 事件进行修改父组件的值,vue3和vue2路由常用功能只是写法上有些区别,我之所以用 beforeRouteEnter​ 作为路由守卫的示例是因为它在 setup​ 语法糖中是无法使用的;大家都知道 setup​ 中组件实例已经创建,是能够获取到组件实例的。而 beforeRouteEnter​ 是再进入路由前触发的,此时组件还未创建,所以是无法 setup​ 中的;如果想在setup语法糖中使用则需要再写一个 setup​ 语法糖的 script 如下:,通过以上写法的对比会发现setup语法糖的形式最为便捷而且更符合开发者习惯;未来Vue3的开发应该会大面积使用这种形式。目前Vue3已经成为了Vue的默认版本,后续维护应该也会以Vue3为主;所以还没开始学习Vue3的同学要抓紧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