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程序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 SPI,而且很多框架都使用了 SPI 的技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 SPI 呢?今天阿粉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SPI。,SPI 全称是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一种 JDK 内置的动态加载实现扩展点的机制,通过 SPI 技术我们可以动态获取接口的实现类,不用自己来创建。,这里提到了接口和实现类,那么 SPI 技术上具体有哪些技术细节呢?,上面说了 SPI 的几个概念,接下来阿粉就通过一个栗子来带大家感受一下具体的用法。,第一步,创建一个接口,这里我们创建一个解压缩的接口,其中定义了压缩和解压的两个方法。,第二步,再写两个对应的实现类,分别是 GzipCompresser.java 和 WinRarCompresser.java 代码如下,第三步,创建配置文件,我们接着在 resources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META-INF/services 的文件夹,在其中创建一个名为 com.example.demo.spi.Compresser 的文件,其中的内容如下:,注意该文件的名称必须是接口的全路径,文件里面的内容每一行都是一个实现类的全路径,多个实现类就写在多行里面,效果如下。,
,第四步,有了上面的接口,实现类和配置文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 ServiceLoader 动态加载实现类,来实现 SPI 技术了,如下所示:,运行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我们正常的获取到了接口的实现类,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实现类的解压缩方法。,知道了如何使用 SPI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是如何实现的,通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的逻辑是 ServiceLoader.load() 方法,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 Spring 中的根据接口获取所有实现类一样。,点开 ServiceLoader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常量 PREFIX,如下所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在这个路径下面创建配置文件,因为 JDK 代码里面会从这个路径里面去读取我们的文件。,
,同时又因为在读取文件的时候使用了 class 的路径名称,因为我们使用 load 方法的时候只会传递一个 class,所以我们的文件名也必须是接口的全路径。,
,通过 load 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底层构造了一个 java.util.ServiceLoader.LazyIterator 迭代器。,
,在迭代器中的 parse 方法中,就获取了配置文件中的实现类名称集合,然后在通过反射创建出具体的实现类对象存放到 LinkedHashMap<String,S> providers = new LinkedHashMap<>(); 中。,
,SPI 技术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在 Dubble,不过 Dubble 中的 SPI 有经过改造的,还有我们很常见的数据库的驱动中也使用了 SPI,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翻看,还有 SLF4J 用来加载不同提供商的日志实现类以及 Spring 框架等。,前面介绍了 SPI 的原理和使用,那 SPI 有什么优缺点呢?,优点,优点当然是解耦,服务方只要定义好接口规范就好了,具体的实现可以由不同的 Jar 进行实现,只要按照规范实现功能就可以被直接拿来使用,在某些场合会被进行热插拔使用,实现了解耦的功能。,缺点,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做不到按需加载,通过源码我们看到了是会将所有的实现类都进行创建的,这种做法会降低性能,如果某些实现类实现很耗时了话将影响加载时间。同时实现类的命名也没有规范,让使用者不方便引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