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并发锁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Semaphore、CyclicBarrier都是基于AQS实现的,所以说不懂AQS实现原理的,就不能说了解Java锁。,上篇文章讲了AQS的加锁流程,这篇文章再一块看一下AQS具体源码实现。,先回顾一下AQS的加锁流程,
,AQS的加锁流程并不复杂,只要理解了同步队列和条件队列,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流转,就算彻底理解了AQS。,当多个线程竞争AQS锁时,如果有个线程获取到锁,就把ower线程设置为自己,没有竞争到锁的线程,在同步队列中阻塞(同步队列采用双向链表,尾插法)。,持有锁的线程调用await方法,释放锁,追加到条件队列的末尾(条件队列采用单链表,尾插法)。,持有锁的线程调用signal方法,唤醒条件队列的头节点,并转移到同步队列的末尾。,同步队列的头节点优先获取到锁,了解AQS加锁流程之后,再去看源码就容易理解了。,首先AQS继承自AbstractOwnableSynchronizer,其实是为了记录哪个线程正在占用锁。,无论是同步队列还是条件队列中线程都需要包装成Node节点。,
,虽然同步队列和条件队列都是由Node节点组成的,但是同步队列中是使用prev和next组成双向链表,nextWaiter只用来表示是共享模式还是排他模式。,条件队列没有使用到Node中prev和next属性,而是使用nextWaiter组成单链表。,这个复用对象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同步队列head节点是个哑节点,里面并没有存储线程对象。当然head节点也可以看成是给当前持有锁的线程使用的。,Node节点的状态(waitStatus)共有5种:,AQS支持独占和共享两种访问资源的模式(独占模式又叫排他模式)。,独占模式的方法:,共享模式的方法:,独占模式和共享模式的方法并没有实现具体的加锁、释放锁逻辑,AQS中只是定义了加锁、释放锁的抽象方法。,留给子类实现的抽象方法:,这里就用到了设计模式中的模板模式,父类AQS定义了加锁、释放锁的流程,子类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Semaphore、CyclicBarrier负责实现具体的加锁、释放锁逻辑。,这不是个面试知识点吗?,面试官再问你,你看过哪些框架源码使用到了设计模式?,你就可以回答AQS源码中用到了模板模式,巴拉巴拉,妥妥的加分项!,
,整个加锁流程如下:,
,先看一下加锁方法的源码:,再看一下addWaiter方法源码,作用就是把线程组装成Node节点,追加到同步队列末尾。,再看一下addWaiter方法外层的acquireQueued方法,作用就是:,在追加到同步队列末尾后,再判断一下前驱节点是不是头节点。如果是,说明是第一个加入同步队列的,就再去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锁成功,就把自己设置成头节点。,如果前驱节点不是头节点,或者获取锁失败,就逆序遍历同步队列,找到可以将自己唤醒的节点。,最后才放心地将自己挂起,再看一下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方法,是怎么找到将自己唤醒的节点的?为什么要找这个节点?,从代码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不是取消状态的节点,并把该节点的状态设置成SIGNAL。,状态是SIGNAL的节点,释放锁后,需要唤醒其后继节点。,简单理解就是:小弟初来乍到,特意来知会老大一声,有好事,多通知小弟。,再看一下释放锁的逻辑。,释放锁的流程如下:,
,释放锁的代码逻辑比较简单:,再看一下唤醒后继节点的方法,await等待的流程:,
,持有锁的线程可以调用await方法,作用是:释放锁,并追加到条件队列末尾。,再看一下addConditionWaiter方法,是怎么追加到条件队列末尾的?,signal唤醒的流程:,
,唤醒条件队列的头节点,并追加到同步队列末尾。,到底是怎么转移到同步队列末尾的?,看完整个AQS的源码,是不是完全理解了AQS加锁、释放锁、以及同步队列和条件队列数据流转的逻辑了。,
,连AQS这么复杂的源码你都搞清楚了,下篇带你一块学习ReentrantLock源码,应该就轻松多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