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在学习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时,特别被他提出的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所吸引。这个理论让我重新审视了对用户的理解,让我受益匪浅。因此,我决定将这些知识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用户体验被分为五个层次,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范围层以及战略存在层。作为用户,我们对产品的体验是由外而内不断加深的,但作为生产者,我们应该从内而外来建立和分析。
首先是战略存在层,这一层是最核心的。在着手做任何产品时,我们必须明确地定义两个问题,并确保所有人都清晰地理解和认同:1.我们通过这个产品要达到什么目的?2.我们的用户通过这个产品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依赖我们?这两个问题是产品的根本,只有理解和确定了它们,我们才能继续进行下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他人是否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其次是战略层的外延,即能力圈层。在这一层,我们也需要确定两个问题:1.我们能够做到哪些事,能够达到什么程度?2.我们坚决不做哪些事?能力圈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有了清晰的战略,能力圈会朝着战略的方向增长和扩展,否则只会是偶然的。这凸显了战略方向的重要性。
第三是资源结构层。毛主席曾用一句话来定义资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找到朋友,就可以拓展能力;防备敌人,就可以预防风险。
接下来是角色框架层,框架和角色界定了产品的元素和关系,以及体现形式。
最表层的是感知层,包括颜色、声音、嗅觉等。这些一目了然的元素都属于感知层。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俊男美女可能会给人留下最初的好感,但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才是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