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IT之家5月27日消息披露,尽管目前美国市场还未上线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年轻一代美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展现出极大兴趣。一项由AutoPacific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76%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考虑购买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总共有800名18到80岁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参与了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有35%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动车表现出了兴趣。这一结果可能与年龄较大的受访者(60岁以上)对中国品牌电动车接受度较低有关,只有26%的这一年龄段受访者表示愿意考虑购买。值得一提的是,16%的受访者表示,若中国电动车在美国本土生产,他们更有可能购买,因为这会被视为更加支持美国经济和当地工人。有趣的是,调查还发现,对中国电动汽车持开放态度的年轻人,其对于隐私问题的担忧程度几乎与对中国汽车不感兴趣的年长受访者持平。AutoPacific的研究团队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高知名度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这可能受益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IT之家还指出,上月一份由AlixPartners发布的独立研究报告显示,在打算购买电动汽车的美国消费者中,有58%的人对中国的比亚迪、零跑汽车和蔚来汽车等品牌有所了解。
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4月23日,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延长期限、温和退坡、设置上限、鼓励换电等,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多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如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深圳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指标,江苏支持无车家庭购买首辆新能源汽车,等等。
在此背景下,木仓科技旗下媒体车友头条推出“补贴政策落地,你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了吗?”的网络调查,以了解消费者的看法。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量为1005份,因被访者来源于网络用户,其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被访人群特征:换购和增购消费者超过首次购车群体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5名被访者中,性别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男性被访者高达八成以上;年龄段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从“60后”到“90后”的主流消费人群均有参与;从地区分布来看,受访者也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及农村地区。
在对被访者车辆拥有情况及购车计划的调查中,高达74.93%的被访者表示“两年内有购车计划”,而其中半数以上为有车族。
由此可见,市场刚需仍然大量存在。
在接下来对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的进一步访问中,车友头条发现换购和增购人群已占到大多数,两者合计占比为53.78%,而首次购车的群体占比为46.22%,低于再次购车群体。
这也与我国近年来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相吻合。
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后,车友头条发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被访者在购车计划上有所差异。
其中,首购人群中来自“90后”的年轻消费者占了半数以上,远高于其他年长消费者;而换购人群中则以“60后”和“70后”为主力消费群体;增购群体中“80后”最多。
分地区来看,差异不太大,但仍可看出农村地区消费者换购意愿略低。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增购群体认可度最高,一线城市购买意愿最为强烈那么,在上述高达七成以上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中,他们是否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呢?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41.43%,“不确定”的占41.70%,而态度鲜明地表示“不会购买”的仅为16.87%。
这个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从近两年每年超过100万辆规模的市场销量上也可以看出私人购买力大增。
另外,从首购、换购、增购三种不同的购车群体来看,调查结果表明,增购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最高,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比高达53.61%,而首购群体意愿最差。
分年龄段和地区来看,年龄越大接受度越高,“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
由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需求,北京等一线城市对汽车的限行限购已成常态,但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措施则逐渐放宽,如北京对纯电动汽车采取不限行政策,上海所发放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不需交纳高额的牌照费,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则无需摇号,并优先办理入户、年检业务。
因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更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4.91%的一线城市被访者明确表达了会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类别选择:插电混动获偏爱,一线城市更青睐纯电动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其中纯电动汽车因在行驶过程中具有“零排放”的优点,被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大力推广;而插电混动汽车虽然也在政策鼓励范围内,但推广力度相比纯电动要小很多。
在车型使用方面,两者相比差别很大,纯电动汽车仅搭载动力电池,一般需要长时间充电后才能行驶,且续航里程不利于长途行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搭载传统动力与电驱动,兼具燃油车和纯电动两种特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纯电动还是插混车,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高达56.71%的消费者表达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选择意愿,而获政策偏爱的纯电动仅有21.88%的被访者表示愿意接受。
此外,从不同年龄段人群来看,“90后”对插电混动最为偏爱,占比高达64.67%;“80后”选择纯电动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占比超过三成。
从不同地区人群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纯电动的选择意向高于其他地区,占比超过三成;而不同地区消费者在对插电混动的选择上则没有太大差异。
同时从选购价格来看,对纯电和插电混动的选择在部分价格区间上出现了分化,5万元及以下选择纯电动居多,13~15万元选择插电混动居多,而在20万元以上车型中则选择纯电动的要多于插电混动。
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补贴后10万元左右最符合消费者期望值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多少?调查显示,在此次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近九成被访者表示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20万元以下,其中价格在10万元上下的车型成为主流选择,尤以6~12万元接受度最高,合计占比为45.85%。
分不同购车群体来看,部分价格区间的选择出现了分化,首购人群倾向于低价位,换购和增购人群倾向于较高价位。
这也与前述被访人群特征相吻合,首购人群多为“90后”年轻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上自然没有中年消费者更加充裕。
分不同地区来看,规模越大的城市选择高端车型的比例越高,农村地区则倾向于价格更便宜的车型。
经查询发现,目前大多数厂家公开标注的价格为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
从目前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几款车型来看,纯电动车型中的比亚迪秦EV和北汽EU5补贴后价格均为12.99万元起,广汽Aion S补贴后价格14.68万元起;插电混动中的荣威i6 PHEV补贴后价格为14.78万元起,而4月份销量排行榜中的迈腾GTE、探岳GTE、帕萨特PHEV、唐PHEV等多款插混车型补贴后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主流车型的价格都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价格、安全性、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共同左右消费者的选择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我们的问卷设定限选三项的前提下,被访者给出的答案非常分散,表明他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考虑因素有多个。
其中,车辆价格、安全性、充换电便利性排在前三位,均获得高达四成以上的投票;其次产品性能、使用成本、鼓励政策也是左右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那么,不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调查结果显示,在127名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被访者中,他们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差等方面。
近年来,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更加重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顾虑。
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的政策因素:减免税费、加大补贴、不限行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打出了多项鼓励政策“组合拳”,除了资金补贴外,减免购置税、车船税等政策已经持续了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减免使用费、不限购限行等措施,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那么,上述哪些政策因素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减免税费(如购置税、车船税等)、减免使用费(如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购置补贴、不限行等政策都颇受被访者欢迎。
分不同地区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对不限行和不限购的呼声最为强烈,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而对于减免税费和使用费方面,其他城市地区要高于农村地区。
进入202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多个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但鉴于一线城市交通状况的特殊性,目前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仍然采取限购措施。
尽管如此,但对新能源汽车放宽限行限购已成共识,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已经增加了车牌供给量,深圳也宣布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指标。
补贴退坡对购车计划的影响: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有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政策于2020年4月23日正式发布,新政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退坡后,符合条件的纯电动乘用车2020年补贴标准为1.62~2.25万元/辆(注:2019年为1.8~2.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标准为8500元/辆(注:2019年为1万元)。
按照平缓退坡的原则,每辆车减少的补贴额度仅为1500~2500元。
那么,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呢?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吗?在接受本次调查的753名有购车意向的被访者中,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占比为35.72%,其中大多数人仅“了解一点”;表示“不了解”的占64.28%,其中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
同时,在上述被访者中,近八成人表示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其中超六成认为“有一定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超一成认为“影响非常大,不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超两成表示“不影响,退坡幅度较小,可以接受”。
分不同地区和购车群体来看,影响较为广泛的是处于二线以下的城市,对增购人群影响相对较小。
30万元以上车型取消补贴对购车计划影响大,“换电模式”认知度有待提高在四部委近期发布的2020版补贴新政中,规定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不补贴,同时“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
那么,这条新规是否会让消费者改变购车计划,并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呢?在车友头条发起的本次调查中,仅有30名被访者表示会接受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有效样本量偏小,由此得出的结果仅供大家参考。
该项调查结果显示,76.67%的被访者认为有影响,其中大多数人表示会重新权衡。
然而,仅有极少数人会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其他大多数人不考虑换电车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换电网点少,其次认为可选车型少、担心安装不牢靠、不了解这种模式等也导致大部分消费者不考虑换电车辆。
事实上,目前推广“换电模式”的厂家确实不多,我们知道的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是一直都在大力推广换电模式的整车企业,其他大多数厂家还没有大规模介入换电领域。
不过,近期有消息称,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也透露了将要推广换电模式的规划。
预计不远的将来,随着更多产品的投放,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换电模式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另辟蹊径。
结论车友头条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尽管当前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表现不景气,但未来两年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且再次购车用户已成为我国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方面,我国政府多年来的努力推广获得了显著成效,已经为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并逐渐接受,尤其是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更是青睐有加。
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接受度方面,由于动力电池成本高企不下,当前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仍然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这同时也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担心安全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性能不佳等诸多因素叠加,也令一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可以说是力度空前,尽管目前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换,但政策仍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减免税费和使用费、大额补贴、不限行限购等优惠政策,都能诱惑一部分消费者抛开成见,成为一名新能源汽车的准车主。
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一旦变动,对消费者购车计划产生的影响也往往非常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了超半数受访者的大力支持,远远超出纯电动,这个结果颇为出乎意料,与市场销量上所表现出来的数据相左。
参照中国汽车工业协发布的2019年产销数据可以看到,在去年所售出的120.6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尽管纯电动汽车中包含了一部分政府采购、网约车、租赁车等,但两者仍然相去甚远。
(注:本次调查为网络调查,结果仅供参考)本文作者:郑雪芹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国货(潜力无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产产品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这些新国货以其独特的设计、高品质的制造和创新的科技,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备受瞩目的新国货产品,并介绍它们的操作步骤。
小标题1: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新国货的代表之一。中国的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和OPPO等,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下面是一些购买中国智能手机的操作步骤:
选择品牌和型号: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品牌和型号。
比较价格和功能:在选定的品牌和型号中,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和手机的功能,选择最合适的。
购买渠道:可以选择去实体店购买,也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
支付方式:根据个人喜好和方便程度,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等待收货:完成支付后,耐心等待手机送达。
激活和设置:收到手机后,按照手机说明书的指引进行激活和设置。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拥有一部性能优秀、价格合理的中国智能手机。
小标题2:电动汽车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汽车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成为了新国货中备受瞩目的产品。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如特斯拉、蔚来和小鹏等,凭借其先进的动力系统和智能的驾驶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下面是一些购买中国电动汽车的操作步骤:
选择品牌和型号: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和型号。
了解补贴政策: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了解当地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便享受相关优惠。
比较价格和续航里程:在选定的品牌和型号中,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选择最合适的。
购买渠道:可以选择去实体店购买,也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
支付方式:根据个人喜好和方便程度,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等待交付:完成支付后,耐心等待电动汽车的交付。
学习驾驶技巧:在拿到电动汽车后,学习正确的驾驶技巧和充电方法。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拥有一辆环保、智能的中国电动汽车。
小标题3:无人机
无人机作为一种创新的航空产品,正逐渐成为新国货中备受关注的产品之一。中国的无人机品牌如大疆、小翼和零度等,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先进的拍摄技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航拍爱好者的眼球。下面是一些购买中国无人机的操作步骤:
选择品牌和型号: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无人机品牌和型号。
了解法规和飞行限制:在购买无人机之前,了解当地的无人机法规和飞行限制,以便合法、安全地操作。
比较价格和功能:在选定的品牌和型号中,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和无人机的功能,选择最合适的。
购买渠道:可以选择去实体店购买,也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
支付方式:根据个人喜好和方便程度,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学习飞行技巧:在拿到无人机后,学习正确的飞行技巧和拍摄技巧。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拥有一架性能卓越、功能强大的中国无人机。
结尾
新国货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购买和使用新国货产品,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和先进的科技体验,还可以为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国货能够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的消费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魅力。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或无人机等产品,不妨尝试一下中国的新国货,相信你会被它们的品质和性能所惊艳!
全球驾:对新能源汽车的这些焦虑,你也有吗?
在1.5℃环境下,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实现全球气温1.5° C的主要途径,而电动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若要如期完成1.5摄氏度的温度控制,我们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车销售的35%-75%,2040年-2050年,电动车将突破75%。
世界各地的决策者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投资于基本的基建,为消费者提供财政刺激,并促使汽车制造商制造并出售更多更好的电动车。在政府的推动下,更多的电动车被推出了市场,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过,很多消费者还是对电动车心存疑虑。大部分的怀疑和担心都源于他们对电动车缺乏足够的认识。今天,武汉全球驾新能源会从续驶里程,公共充电站的数量,环境影响,费用等角度,向大家做科普,以解答大家的疑惑。
担忧1:续航里程不足?
很多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表示怀疑。一份在2019年对美国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考虑要不要买电动车时,会考虑延长行驶里程的问题。
随着更长续航的电动车问世,以及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问题的担心也在逐渐减少。根据用户的真实出行行为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有电动汽车,只要一次充电,就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平均每天续航里程要求。
担忧2:公共充电桩太少
因为电车比油车出现时间晚,充电桩规模自然不会和加油站平齐,但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充电设施的大力扶持,目前我国充电桩已遍布全国,只要打开地图导航充电桩,基本五公里以内一定会有一个,而今后也将会有更多的公共充电桩投入使用。
总体而言,电动车用户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社区内有足够的公共充电设施(当然,这与居民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且这些区域并不均匀)。而在将来,由于电动车的销售越来越多,公用充电站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政府必须落实他们的充电基础设施计划,切实增加公私两方面的投入,持续提高公众充电便利度。解决用户需求,改善车友充电环境,消除用车充电焦虑。
担忧3:假环保?
一些人对电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丝毫不低于常规燃料汽车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这是一种虚假的环境保护。有两个共同的原因:生产电池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发电则会产生比汽油和柴油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个原因从原理上讲是对的,但是它对整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大;至于后者,那就大错特错了。
例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NMC111-石墨型锂离子电池,它的制造过程中每千瓦时65到100公斤的CO2当量,这依赖于地方电网的洁净度。总体而言,一部普通燃料客车的排放是7公吨,而一部电力客车45度电的客车排放10到12公吨。这一差距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原料处置等环节的排放。
尽管电动车在生产和制造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但是与常规燃料汽车相比,电动车的碳排放量要低得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动机更加高效,它可以达到80%的效率,相比于内燃发动机的30%。另外,在刹车过程中,还具有能量回收功能。所以,在相同的路程中,电动车需要的能源要远远低于普通燃料汽车。
所以,电动车的排放优势将会迅速弥补它在生产和生产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欧洲,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大概要跑18,000公里;而在美国,这段路程大概要走20,000公里。从整个寿命周期来看,美国电动车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常规燃料车辆的一半,而在欧洲仅为1/3。
上图以克碳当量/公里为单位,比较了电动车相对于常规燃料车辆的整个寿命期碳排放量。图表仅显示欧洲与美国,但是即便是中国与印度,其电力系统主要由煤电组成,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常规燃料车辆要低。可以预见,未来电池技术将继续进步。随着电池生产制造的更加高效、电芯化学的持续进步、以及生产制造过程中低碳能源的充分应用,到2030年,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将降低三分之一。如果将电池的回收利用也考虑在内,电池的碳排放将进一步降低。
担忧4:成本太高?
电动汽车的价格目前仍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根据分析,随着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电动汽车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与传统燃油车实现制造成本平价。
但是,在购置补贴和税费减免等财税激励政策的作用下,电动汽车实际的购置成本以及接近甚至低于传统燃油车。更重要的是,汽车的总持有成本不仅仅包括购置成本,还包括燃料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等,而电动汽车在燃料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方面较传统燃油车优势明显。即使在不考虑购置补贴和税费减免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在几年之后就可以实现与传统燃油车的全生命周期持有成本平价。
全球驾认为以上四点就是目前大部分人对电车的顾虑,电车的优势在于便宜、智能、环保,但同时消费者也会对此产生不信任和续航安全焦虑,新能源造车厂需要针对用户痛点,消除用户忧虑。
最后,武汉全球驾恭祝各位车友龙年大吉,早日找到“新”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