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于5月27日正式成立了宇宙航空厅,这个机构负责主导韩国的航空航天政策、研发和产业。首任厅长尹宁彬在宇宙航空厅位于庆尚南道泗川市的临时大楼表示,宇宙航空厅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民间为主的太空产业生态圈,为推动韩国成为航天强国打下基础。
![]()
宇宙航空厅隶属于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总共由293人组成,包括厅长、次长和宇宙航空任务本部长。约翰・李,曾任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卫星管理事务负责人,将担任宇宙航空任务本部长。
早在2022年,韩国就对外公布了未来航天经济路线图,旨在将韩国建设成为航天经济强国。韩国政府计划通过宇宙航空厅的设立大胆投资,开启航天经济时代。外界将宇宙航空厅视为韩国版NASA的一部分,在2022年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提到了这一计划。
太空产业和航天产业的区别在哪里
航天产业,泛指,航天航空飞行器的研发与制造,例如神州系列火箭,北斗卫星系列,嫦娥探月火箭系列便是中国航天产业的代表。
太空产业,泛指,外太空或外星球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例如美国的载人登月,欧美国家的太空飞船(太空空间站)这便属于太空产业。
简单来说,航天产业是专用研发制造火箭,研究宇宙飞船或飞行器,太空产业,便是开发外太空或外星球资源,研究天行体与空间领域。
这两个产业的关系就像是 航天产业推动太空产业,把机器或人类送入太空,然后研究太空领域,便是说如果没有发达的航天产业,便无法深入开发利用太空产业。
关系比较密切,但却不是同一产业
中国航天飞机
应该不会。
首先,航天飞机的造价昂贵,且维护成本高:即使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只能维持数目有限的航天飞机(不算最初的试验机型“企业号”,只有三架,“奋进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发现号”),而且全年只有1--2次飞行任务,其发射一次的成本加上返航之后的维修费用的总和并不比不可回收的宇宙飞船发射费用低,前苏联事实上也发展过航天飞机计划,但由于经济等原因,还是放弃了这一计划;其次,目前我国宇航工业的发展依然在隐约中受到上个世纪前苏联宇航模式的影响,这决定了我们从设计理念,以及技术特点上会去选择依靠火箭发射的飞船,我国的“神舟”系列就体现出了这一点;另外,即使美国现在也在积极发展可以替代航天飞机的宇航飞行器,这也从侧面说明,航天飞机将会逐渐成为历史,新的,更加廉价,实用性更强,更先进的宇航飞行器必将取代航天飞机,而我国要想真正成为航天大国,就必须要发展出一套自己的宇航飞行器技术,甚至理念和文化。
人类航天事业 成就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
“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
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
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
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
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
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
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
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
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 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