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前端方案 Qiankun 只是更完善的 Single-Spa

网站建设4年前发布
53 0 0

20230306010823e7ac33964948cf5832b521721912ecf0e0e3c1847,一个前端应用能够单独跑,也能被作为一个模块集成到另一个应用里,这种架构方式就叫做微前端。,它在前端领域能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跨技术栈的应用集成、大的项目拆分成独立的小项目,这些是微前端解决的典型问题。,微前端的实现方案有很多,比较流行的是 single-spa 以及对它做了一层封装的 qiankun。,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两个微前端实现方案:,微前端的基本需求就是在 url 变化的时候,加载、卸载对应的子应用,single spa 就实现了这个功能。,它做的事情就是注册微应用、监听 URL 变化,然后激活对应的微应用:,2023030601082412e84786239512c0816650b8cfec6978cadc95782,注册一个微应用是这样的:,要指定当 url 是什么的时候,去加载子应用,怎么加载。,它要求子应用的入口文件导出 bootstrap、mount、unmount 的生命周期函数,也就是在加载完成、挂载前、卸载前执行的逻辑。,比如 react 的子应用:,这部分逻辑还可以简化,single-spa 提供了和 react、vue、angular 等集成的包,可以直接用:,这就是完成了微前端的基本需求,能够在 url 变化的时候,加载、卸载对应的子应用。,但是 single spa 做的事情比较简单,不够完善,比如说:,这些都要使用 sigle-spa 的时候,自己去解决。,所以说 single-spa 并不够完善,于是 qiankun 就出来了:,qiankun 并不是新的微前端框架,它只是解决了 single-spa 没解决的一些问题,是更完善的基于 single-spa 的微前端方案。,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呢?,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用 single-spa 的时候,要在注册的时候指定如何加载子应用:,一般我们会结合 SystemJS 来用,简化加载的逻辑,但是依然要知道子应用有哪些资源要加载,子应用打包逻辑变了,这里加载的方式就要跟着变。,能不能把这个加载过程给自动化了呢?,比如我根据 url 加载子应用的 html,然后解析出其中的 JS、CSS,自动去加载。,qiankun 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解决的:,它会加载入口 html,解析出 scripts、styles 的部分,单独去加载,而其余的部分,会做一些转换之后放到 dom 里。,比如这样一段 html:,2023030601082411791e5979b0f0ff51c444d40b2f9daa221303209,qiankun 会把 head 部分转换成 qiankun-head,把 script 部分提取出来自己加载,其余部分放到 html 里:,202303060108509622f5f38902d68ed9b61846e4d42f9fa3353a517,这样也就不再需要开发者指定怎么去加载子应用了,实现了解析 html 自动加载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放在 import-html-entry 这个包里。,single-spa 的实现叫做 Config Entry 或者 JS Entry,也就是要自己指定怎么加载子应用,而 qiankun 这种叫做 Html Entry,会自动解析 html 实现加载。,所以说,注册 qiankun 应用的时候就更简单了一点,只要指定 html 的地址就行:,而且 qiankun 还支持预加载,会在空闲的时候加载解析出的 script 和 style:,20230306010825d7c796b972ad16fbdf972107d3f39cf93aa426944,除了实现了基于 html 的自动加载,qiankun 还实现了 JS 和 CSS 的沙箱:,子应用之间肯定要实现隔离,不能相互影响,也就是要实现 JS 和 CSS 的隔离。,single-spa 没有做这方面的处理,而 qiankun 实现了这个功能。,JS 的隔离也就是要隔离 window 这个全局变量,其余的不会有啥冲突,本来就是在不同函数的作用域执行的。,qiankun 实现 window 隔离有三种思路:,这几个实现思路都比较容易理解。,前两种思路有个问题,就是不能同时存在多个子应用,不然会冲突。一般常用的还是第三种 Proxy 的思路。,在 qiankun 里有这样的策略选择逻辑:,20230306010851b5ce89f27fbb85da61f464f7bf1ba48d9da2fd711,当支持 Proxy,并且传入的配置没设置 loose,就会使用 Proxy 的方式。,而 CSS 的隔离就是使用 shadow dom 了,这是浏览器支持的特性,shadow root 下的 dom 的样式是不会影响其他 dom 的。,当然,也有另一种策略,就是 scoped css 的思路,在 css 选择器里加一个前缀,并且在 dom 上也加一个 ID。,不过这种还是实现性的,需要手动开启:,20230306010826225f4016858c5bf11681402bd6cfc483642b8d897,在源码里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2023030601082693b9b4f366c82081a3e1731c02d251d8057f16660,总之,JS、CSS 的隔离都有多种方案,可以通过配置来选择。,此外,qiankun 还内置了应用间状态管理的方案:,多个子应用、子应用和主应用之间自然有一些状态管理的需求,qiankun 也实现了这个功能。,使用起来是这样的:,主应用里做全局状态的初始化,定义子应用获取全局状态的方法 getGlobalState 和全局状态变化时的处理函数 onGlobalStateChange:,子应用里可以通过参数拿到 global state 的 get、set 方法:,综上,其实 qiankun 就是更完善一些的 signle-spa,通过 html entry 的方式解决了要手动加载子应用的各种资源的麻烦,通过沙箱实现了 JS、CSS 的隔离,还实现了全局的状态管理机制。,子应用里大概这样写:,qiankun 会在跑子应用之前在 window 沙箱设置 POWERED_BY_QIANKUN 的变量,如果有这个变量就不要直接渲染,在 mount 生命周期里做渲染,否则就直接渲染。,还要指定静态资源的加载地址,通过 webpack_public_path 的全局变量。,其余的就和 single-spa 差不多了。,前端应用能够单独跑,也能被集成到另一个应用中跑,这种架构叫做微前端架构。它在解决跨技术栈的应用集成、大项目拆分的场景下是很有用的。,主流的微前端方案是 single-spa 以及基于 single-spa 的 qiankun:,single-spa 实现了路由切换的时候,对子应用的加载、卸载。,但是它不够完善,没有解决资源加载、沙箱、全局状态管理的问题,而 qiankun 做的更完善了一些:,所以说,qiankun 基于 single-spa,使用方式差不多,但是各方面的功能更完善一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